第(2/3)页 武义仙点头,不甚确定的道: “老朽毕竟在这金津经营几十年,徒子徒孙众多,从军的不在少数,沾亲带故之下确实能联络上不少新军汉人统领督军,就是不知陆小友你” “武泰斗是想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动手?” 陆渊哈哈一笑: “短则数月,最迟不超过一年内,武泰斗若是有关系现在便可以暗中通知这些人,将之串联一番了。不求他们这些人能够揭竿而起,只需平定地方便可。” 武义仙也是果决之辈,脸色数变之后当即道: “好好好陆小友豪情万丈,为光复汉家江山身先士卒,我武义仙虽然一介老朽,却也可以尽微薄之力!我这就尽快想办法去通知串联这些新军统领,看看能否争取,早做准备!” 陆渊笑着拱手:“多谢武泰斗大义。” 随后,又谈论了一些细节之后,武义仙便面色凝重,匆匆离去。 看着对方离去的身影,陆渊不由的目露沉思之色。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。 随着法力突破两百缕,他不光无需藏头露尾遮遮掩掩,原先的一些计划和设想都已经可以开始提前实行。 光武会馆这批门徒暂时还派不上太大用场,那么在金津威望隆重、人脉广阔、宛如半边天的武义仙,便是一个极为值得争取的人物。 他直接告知武义仙自己不久之后有把握刺杀西慈的事,既是在为自己造势,也是为西慈身死后可能造成的天下动荡做准备。 像武义仙提到的那些驻扎在各省的新军统领,他们手中新军全部装配了最新仿造的新式火枪火炮,而且操练许久,单单陆地作战的话战斗力并不会逊色列强军队太多。 这些人若是提前得到消息在西慈死后群起呼应,金廷之覆灭便指日可待,即便列强趁势入侵也并非没有抵挡之力。 唯一的问题是,各地新军虽然战斗力尚可却向来有些听调不听宣的味道,若是西慈真的身死,部分掌管新军的野心之辈很有可能就地转变为军阀土皇帝,让整個神州局势陷入更大的混乱。 不过。 即便出现这样的状况,对现如今的陆渊而言,已经不算太大的问题,完全有手段应对。 “西慈啊西慈。” 陆渊目光悠远,低声自语: “身为一国之尊,伱这条命的分量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” 时光飞逝。 陆渊在光武会馆之中的生活并无太大变化,依旧是按部就班的静修、炼剑、炼丹。 偌大金津城也是风平浪静,无人得知一股巨大的波涛正在逐渐的酝酿,只有坊间百姓渐渐兴起了一个传闻,那便是无论犯了多大的事情,哪怕是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,只要光武会馆出面作保,都能安然无恙。 消息的源头不知是从何处流出,但是很快便传遍了金津乃至外地,使得平日本就宾客盈门的光武会馆变得更为热闹,几乎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上门来寻求庇护。 这些人,有的是本地受了冤屈胁迫的百姓,有的犯了事流窜各地的强人,更有劫富济贫或者刺杀贪官污吏而被通缉的高手侠士,甚至连五境的武道家都有。 当然,也有一些乱七八糟不着四六的混混闲汉鱼目混珠,陆渊基本不问外事,这些人自然是由陈占堂彭一刀林盛出面打法,免得打扰陆渊的清净。 而自从被陆渊保下后,赵书华等人大部分则是留在会馆之中,开始观察学习。 很快,他们便意外的发现,陆渊麾下的这些门徒并非纯粹的武夫,他们每天除了习武之外还要固定拿出一个时辰来读书。 而他们读的书并非什么之乎者也的八股文,而似乎是西洋学堂的新式课本,包含各种基本的历史地理科学知识等等等等。 这个发现让赵书华惊喜且意外,他苦等多日之后终于寻找到了一个机会当面请教陆渊,探讨救国救民之理念。 陆渊怎么说也是从信息爆炸的现代地球穿越而来,甚至高中政治课本上都记载有屠龙术,只是随便探讨便使得赵书华茅塞顿开,然后五体投地。 在铁血救国会内部,有的主张全盘洋化,模仿列强体制,有的要教育救国,有的人认为枪杆子才是王道,赵书华个人的理想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恢复汉人江山,民富国强,天下大同。 而陆渊则明明白白告诉了他如今金朝上下积弊太深,思想太旧,只有把原先的阶级,原先的秩序彻底打碎,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新世界。 民族、阶级、矛盾、仅仅这一次探讨,赵书华便对陆渊彻彻底底心悦诚服,诚服的不是其武力,而是理念和认知。 第(2/3)页